世界通用的男仕雄性禿分類,是美國 Dr Norwood 在 1975 年發表的分類法 Norwood Classification,根據前額及頭頂兩個部位的稀髮程度和出現次序來定型,分為三種類型:
• 標準型
• A 前額後退型
• V 頭頂變化型
並跟據嚴重性分作七個階段期 ( I、II、 III、 IV、 V、 VI、 VII ),當然並非每一個病人都能準確歸類,故祇能作為參考。
標準型
Type I 第一期 |
|||
• 髮線沒有明顯後退 • 頭髮數量尚未減少 • 18 - 20 歲前的髮線 |
|||
Type II 第二期 |
|||
• 太陽穴上方,即額角 - 髮線後退少於 2.5cm • 前額髮線輕微後退 • 屬於 20 - 30 歲的髮線 |
|||
Type III 第三期 |
|||
• 兩側額角的髮線明顯後退 • 前額髮線持續後退 • 一般人開始留意到有脫髮的情況 |
|||
Type IV 第四期 |
|||
• 額角兩側及髮線之密度明顯減少 • 頭頂部位因毛囊萎縮變幼,已可見到頭皮 • 頭頂與前額之間尚有部分濃密頭髮 |
|||
Type V 第五期 |
|||
• 側額角及髮線之髮量更稀疏 • 頭頂與前額之間已漸無頭髮 |
|||
Type VI 第六期 |
|||
• 頭頂與前額已連成為一整片的無髮區域 | |||
Type VII 第七期 |
|||
• 整個頭部已無餘髮 • 後枕部位仍保留有頭髮 • 感覺像是馬蹄狀的半圈頭髮 • 兩耳旁的頭髮也見稀疏 |
前額後退型 Type A Variant
主要表現為髮線後移,前額部位有持續性的稀髮,逐漸向後蔓延,至很後期才見頂部稀鬆。
Type IIa 第二期 |
|||
• 整體前額髮線往後退 | |||
Type IIIa 第三期 |
|||
• 髮線後退至頭皮中線 | |||
Type IVa 第四期 |
|||
• 掉髮區域已超過頭皮中線 | |||
Type Va 第五期 |
|||
• 髮區域已延伸至頭頂 • 後枕頭部位的髮量多於第五期 |
禿頂變化型 Vertex Variant
此類型的特點,是頭頂比額角及髮線,更早出現稀鬆。
Type III Vertex | |||
• 頂在很早期己出現髮量減少 • 額角及髮線亦會慢慢地後退 |